在吉林省辉南县辉发城镇大屯村,本应满心筹备春耕的村民们却陷入了极大的困扰之中,他们的注意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土地纠纷牵制。2024年秋后,村民发现自家田地上出现施工队伍,挖掘机轰鸣,进行水利工程建设。而这一切,竟在他们毫不知情下展开。这让村民震惊,更对土地权益充满忧虑。一场关于土地征收与赔付的拉锯战就此开始。

据村民闫德宝回忆,2024年秋收后,农闲时节,田间突然多了几台大型机械。经打听,这是县水利局委托的建筑公司在修建灌溉渠道。村民们疑惑,因为此前无人通知土地将被征用,更别提协商赔付。村民试图询问施工队,却被告知“这是上面的安排”,态度冷漠。村民们只得集结商讨对策。
为维护权益,村民找到村委会。村支书表示,土地早已征收用于水利工程。但村民追问征收文件和赔付方案时,支书拿不出证明,仅口头称“县里决定”。村民不满,认为征收应有正式通知和协商,而非悄无声息施工。若已征收,为何过年后仍无通知和补付?
2025年初,村民前往镇政府求解。负责人称,土地是以“以租代征”形式承包给水利局,无需完整征收程序,只需协商租金。但村民反驳:“没人跟我们谈过租金,施工都开始了才说,这算协商吗?”镇政府强调“政策允许”,承诺核实。几天后村民再访,仍无进展,答复如旧。
无奈,村民赴县政府信访办反映。县政府重视,通知镇政府接回村民,承诺调查。但镇政府回复“15个工作日后有结果”。村民们怒道:“春播在即,哪等得起?”土地被施工破坏,春耕若错过,一年收成无望,村民们急需解决方案。
事件发酵,村民得知这是水利局主导的灌溉工程,旨在惠及下游村庄。但利民工程为何引发争议?村民提出两点诉求:一、施工为何未经通知擅自进行?即便公益项目,也应依法沟通,而非跳过协商。二、土地权益如何保障?农田受损,要求按市场价赔付损失。

春耕临近,村民决定通过媒体发声,盼促成解决方案。“我们不反对工程,只求公平交代。”闫德宝讲述,此前水利局曾私下找村民谈,村民要求正式协议和合理赔付,未果。随后施工方未通知强行进场,矛盾激化。
这场发生在吉林省辉南县辉发城镇大屯村的纠纷,不仅是村民与施工方之间的博弈,更是民生与工程之间的一场较量。水利工程为民造福,但忽视农民权益则适得其反。村民们呼吁调查,依法解决问题,让土地归属和赔付不再悬而未决。春风已起,可大屯村的田间却不安弥漫,村民期待公平答案。